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 >

重阳特辑│重阳节为何插茱萸?

http://www.sxxdf.com 来源:陕西新东方烹饪学校时间:2017-10-25 点击:

摘要: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重阳节插茱萸的民间风俗,据传说始于东汉,古人头插茱萸枝,或臂佩茱萸囊,将其作为避邪之物,登高游兴,并把重阳节称为茱萸节!

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
 

王维的这首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家喻户晓,诗人借“茱萸”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。重阳节插茱萸的民间风俗,据传说始于东汉,古人头插茱萸枝,或臂佩茱萸囊,将其作为避邪之物,登高游兴,并把重阳节称为茱萸节、茱萸会。直至民国时期,一些文人秋季聚会的请帖仍会写为:“×月×日,登高萸觞,候光。”到近代,茱萸风俗才逐渐衰退。

重阳节为何插茱萸!

古人认为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消灾除难,避免瘟疫,会将茱萸插在发髻上,或是用紫色的布囊包上茱萸的茎、叶或果实,系在手臂上。晋代周处《风土记》中有“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,避除恶气,以御初寒”的记载。到了唐代,这个习俗更是盛行,杜甫在《九日寓蓝田崔氏庄》里写道:

“明年此会知谁健,醉把茱萸仔细看。”

科学的观点来看,重阳节前后,秋雨潮湿,寒风萧瑟,人体容易患病,衣物容易遭虫蛀。而恰好在此时节成熟的茱萸,不仅颜色黄中带红给人正面的心理暗示,而且气味芳香,具有一定的防病、除虫功效,因此成为重阳节极具标志意义的“辟邪物品”。《淮南子•万毕术》记载:“井上宜种茱萸,茱萸叶落井中,饮此水者,无瘟病。” 成熟的茱萸果实有温中、止痛、理气、暖胃燥湿等功效,为“十全大补丸”“六味地黄丸”等中药的重要成分。

 

巧制香囊度重阳

现代都市中,尤其是在北方,轻易找不到正宗的山茱萸,但我们可以用8种常见的中草药制作成简单的驱虫香囊,使佩戴茱萸的习俗得以传承。

用艾叶20克、白芷15克、石菖蒲15克、丁香5克、薄荷10克、藿香10克、青蒿15克、陈皮10克,混匀装入袋子,制成香囊赠予老幼,挂于身边,共庆佳节。

 
本文关键字:重阳节,插茱萸,茱萸,重阳节为何插茱萸
标签